据2月26日消息报道,销售华南柳州管理处河池站LH086管道附近20多米,与西南成品油管道并行的中缅天然气管道进行施工作业,巡线员认为施工点在管道5米外,不会对管道构成危害,没有进行汇报。
无人机石油管道巡检/图 来源网络
然而,无人机大队飞行到该处时发现了第三方施工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通知河池站管理人员到现场协调。
这是销售华南利用无人机巡线发现安全隐患的小事例。“无人机巡检速度快、覆盖面广,且不受地形影响,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势能够大大弥补人工巡线的不足。” 柳州管理处管道科科长钟家勇介绍,通过人机配合,对巡检数据进行分析,形成综合性的管道隐患报表,有效推进了管道管理的宏观施策。
无人机增加到91台
“哇, 又买了一批宝贝, 公司的无人机台数, 由原来的20台, 一下子增加到91台。”2月18日,销售华南管道处副科长李伟高兴地向大家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随着新买的无人机到位, 加上原有的20台, 现在, 每个输油站和抢维修中心都至少有1台无人机。”李伟认为,随着无人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它将成为管道安全的又一大神器。
李伟介绍,这种为管道巡线量身订做的专用无人机性能优异,在大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仍能正常作业,同时,环境适应性好,能适应低海拔和高海拔,高温和低温,满足华南成品油管网不同地区的差异性。
随着无人机巡线的广泛开展,销售华南组建了无人机大队,举办了3期管道巡查无人机驾驶员安全操作执照取证培训班,目前,有49名员工取得无人机飞行证,为无人机巡线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飞行里程2万余公里
还记得,去年7月28日,销售华南8个管理处完成了共6000公里专用无人机管道巡线首轮飞行,首次建立了全线外管道正上方空中影像档案,首次实现了无人机全线飞行。
7个月后,至2019年2月28日,销售华南全线已完成三轮无人机安全巡线,累计飞行里程2万余公里,大大解决了各站巡线难、管道查看不细等问题,进一步维护了管道安全。
无人机每天可以飞行80公里,相对于人工巡检有明显的优势。3月1日,销售华南深圳管理处惠州站无人机机长张林,带上心爱的“宝贝”,来到一条崎岖的山区管段飞行。“由于该管段经过田寮山、圆墩山、朝面山、南山等,巡线工徒步巡查比较困难,用无人机来巡查,我心里比较踏实。”经过一天的飞行,无人机顺利完成了当天的巡查任务。
“无人机就像空中无翼鸟,通过它航拍的照片、视频,我们能及时监视到管道周边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 张林津津乐道地介绍着。
更加惊喜的是,销售华南不断提升无人机智能化功能,实现程序化自主飞行,沿设定路线自主巡线,并将图像数据实时传回给管道管理人员。同时,他们通过综合应用光纤通信、人力巡检、视频监控等技术,逐步建立基于无人机的空地一体化安全防控体系。
发现并处置68项隐患
“赵站长,在LG167处发现有钩机在管道10米左右附近施工,请马上派人到现场处理。”
2019年1月30日,无人机“机长”杨武在桂林站使用无人机巡线时,发现了一处第三方施工。当时,巡线员刚从该处徒步巡线过去,由于草木茂盛,长势较高,巡线员在管道正上方巡线时没有发现。庆幸的是,有无人机巡飞经过,及时发现了钩机施工。
20分钟后,桂林站外管道管理人员赶到,向对方宣传了管道保护的有关法律,并告知业主在管道附近使用钩机施工的危害性,最终,双方达成输油管道安全保护协议。由于发现及时,有效避免了第三方施工对管道的破坏。
“多亏了无人机及时发现,临近春节项目赶工多,可千万不能出什么岔子呀!”桂林站站长赵文峰想到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
至目前,通过无人机巡线发现并处置68项隐患。现在,销售华南大力推广运用无人机巡线,对管道沿线自然环境、社会情况进行高空巡查及影像拍摄,通过对比分析重点排查第三方施工、占压、地质灾害等隐患,无人机成为管道安全好帮手。
赵文峰介绍,无人机每个航拍段5-10公里不等,一天下来轻松航拍50至80公里管段,进行全程录像。无人机能够悬停观察,实时图像能让巡检人员迅速找到隐患的具体位置。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实施无人机巡线常态化,推行无人机巡线和人工巡线的差别化管理,让巡线走上科学化之路。” 销售华南分公司总经理田中山经过多次调研后做出了这样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