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在持续加强与以色列在军用无人机领域的合作之外,近些年也频频向另一个军用无人机大国(美国)“抛媚眼”。并非完全为了钱而更多是出于战略考量,美国对印度的这种需求也非常乐于去满足。比如像出售“海上卫士”这种盟国才能购买的无人机,还有转让“渡鸦”无人机技术,以及帮助印度本土无人机制造商技术升级。
在这场无人军事革命中,同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成为印度“羡慕”的对象。中国军用无人机在短短数年时间里,实现了数量与质量的双提升,并在国际市场上成为重要玩家,尤其这些成就还是在鲜有外力帮助的前提下完成的。印度媒体在总结中国的成功经验时,除了军用无人机技术的快速突破之外,民用无人机领域的惊人增长也被认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军民融合”在世界无人机领域较之其他武器装备更为普遍。美军组织无人机竞赛,鼓励无人机爱好者和研发者拿出更好的创意,驱动美军的无人机革命。这类事件反映出无人机发展自下而上的趋势,民间的技术理念和创新成果成为军用无人机发展最大的养分。印度媒体也承认,这种成功模式印度目前无法复制。但是一些积极的努力正在出现,例如印度塔塔集团与波音公司签署协议,未来将加强在无人机领域的合作。印度私有企业在技术引进以及产业转型上较之国有企业更为灵活也更有效率,未来民用技术反哺军用无人机的前景应当还是可期的。
资料图片:“拉斯托姆-II”型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
印度很早就认识到无人机对于改变战争进程的重要性,客观地讲,也着实下了大力气去发展军用无人机,但从结果来看事倍功半。有赖于大规模引进,印度的无人机体系正趋于完善,但是在技术消化以及发展自身研发能力方面仍乏善可陈。
根据印度陆军提交的规划,印度陆军要在营一级部队中编入600支无人机编队,总共需要1800架小型无人机。最终这批无人机将在印度生产,数十家印度企业参与招标,当然他们大多会与外国公司合作并接受技术转让,但此举毕竟能够提升印度私有企业在无人机制造方面的技术和经验。
从农业、物流再到救灾、打击犯罪等诸多领域,当今世界无人机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印度这样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充满了诱惑力,即使设置苛刻的技术转移条款,很多国外企业还是愿意削尖脑袋挤进来。
尽管印度首款国产中空长航时无人机“拉斯托姆-II”看起来仍像是“穷酸”模型,但它的成功试飞也佐证了数十年来印度坚持搞军用无人机自主研发的努力和进步。尽管人们调侃印度在用无人机对抗示威人群上(无人机上装辣椒喷雾)的“奇思妙想”,但是也不可否认,印度在无人机技术引进上的便利以及为私营企业创造的有利发展环境将慢慢发力。在无人机领域,中国的埋头苦干收获了丰硕果实,从一个落后的“追赶者”成为第一梯队的“领跑者”。但是在这场远未到尽头的长跑竞赛中,作为“追赶者”的印度也开始加速,而且步伐越迈越大,“领跑者”们要小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