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杰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酸雨,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可幸的是,我国已开始着手治理环境问题。利用高新技术来治理环境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其中,告诉发展的无人机技术能否大显身手?下面就以2011年“3.11东日本大地震”为例,阐述我对无人机在环保领域应用的设想。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发生罕见的9.0级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发生爆炸并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进入大气。为冷却机组而产生的放射性污水被东电公司秘密排进大海。此外,地震还导致千叶县炼油厂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
1.无人机与大气样本采集
地震导致千叶县炼油厂发生火灾。我们知道,油罐一旦着火很难扑救,尤其是大型油罐更是给扑救工作增加了难度。并且油品一旦发生爆炸,其产生的火灾及其辐射,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等都会对附近人员,财产,建筑物及大气环境产生很大影响。油类的主要成分是烃类物质,而爆炸会使未能充分燃烧的烃类物质迅速扩散到大气中。这类物质在大气中大量存在,不但会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极有可能发生二次爆炸。因此,在爆炸发生后迅速控制火势固然重要,而采集空气样本并检测烃类物质的浓度也同样重要。若派技术人员现场采集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很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无人机的运用有望解决这一问题。在无人机上放置若干个样本采集装置,每到一个地点就按顺序代开其中一个,即可实现对爆炸点周围地区的全覆盖。此外,利用无人机上的3D成像系统对火场进新房扫描,可快速获取油罐分布等重要信息。同样的原理,无人机也可用来检测PM2.5。当前我国PM2.5的样本采集多采用固定式空气质量监测站进行采集,且多在每天的固定时段进行。这样得到的数据很可能与公众的切身体会有出入。利用上述方法即可实现全天候的样本采集,且对在不同高度采集的样本进行对比,并结合当地风向,降水的气象信息,可是PM2.5的预报成为可能。
2.无人机与河流污染检测
日本在秘密的将放射性污水排入大海后才向各国驻日使馆通报这一情况,这一行为严重违背了国际准则。若要对放射性污染物在海洋中扩散的路径进行监测,可采用遥感的方法。我们知道,任何物质都会发出独一无二的电磁波,放射性物质尤其如此。那么,该选用哪种载体作为遥感平台呢?最好的选择当然是无人机.相对于遥感卫星,无人机可任意确定巡航周期,无时间限制;相对于热气球,直升机等,无人机更加灵活.便捷.时限为无人机设定好飞行路线或或是直接进行遥控操作,使其在被污染的海域飞行,并不断发射电磁波,利用反射回波生成污染物分布图。该方法也可用于重金属污染河流的情况。使无人机沿河道飞行,获取的回波数据制成图像后即可为河流污染的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
3.无人机与放射性物质监测
福岛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扩散到了我国沿海地区,使沿海地区的居民生活受到了影响,并造成了一定的恐慌。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放射性无知的扩散路径进行预测。借助于无人机搭载核辐射探测器可以快速完成跟踪监测,从而对放射性云团将要经过的地区居民做出安全提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而且未来还可将北斗导航与无人机结合,是跟踪监测自动化。
以上便是我对无人机在环保领域应用的设想。我相信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它的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尤其是在突发自然灾害中,无人机的运用,更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