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山保护区首次使用,人类不打扰动物就可获得数据
工作人员借助汽车,让无人机起飞。(图由通讯员赵旭东提供)
近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北京师范大学,首次采用无人机技术对该地域内的野牦牛进行了空中监测。
据 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翔介绍,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库木库里沙漠生存着一群特殊的野牦牛种群,它们深居沙漠腹地,引起了许 多科学界学者的关注。野牦牛的种群数量约在10000头左右,主要集中在面积接近2500平方公里的卡尔墩及依协克帕提周边地区,海拔4000到4500 米左右的区域。
沙子泉一带的这群野牦牛,每天早晨从沙漠里出来觅食,晚上返回沙漠深处。生活习性独特,很具科研价值。
由于沙子泉野牦牛生存的地域,至今属于无人区,路不通,没有人能够亲眼看到这群野牦牛在沙漠里的分布、生活习性以及准确数量。
据了解,此次科研用的无人机,是固定翼无人机,可采用远程控制飞行或自主飞行,该机最大飞行半径为60公里,最大飞行高度为5000米,有效载荷3-5公斤,最大续航时间为2小时,可监测50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
“此次无人机带科研设备做调研,在阿尔金山地区尚属首次。借助无人机,人类可以不用进入野生动物的生活区域,就能拿回拍摄画面清晰的图片,确定物种数量,既保护动物,也为科学家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分析依据。”张翔说。“目前无人机拿回的一些图像数据,科研人员正在汇总中。”
阿 尔金山保护区成立于1983年,1985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4.6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高原生态类型保护区,位于新疆、青海、西藏 三省区交界处。主要保护对象是以高原大型有蹄类野生动物(藏羚、野牦牛、藏野驴)为代表的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脆弱生态环境。
作者:杨苏生赵旭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