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村村口塌方点三维地图远景。
无人机拉近拍摄的塌方点三维地图近景。
滚石近景,轻点鼠标可显示其长、宽、高。 武警黄金部队/供图
一秒至少可拍五张照片
昨天12时30分左右,在龙泉村村口的一处塌方点,武警黄金部队的技术人员在一幢三层小楼上摆放好六旋翼无人机。从外观上看,这个无人机与当前摄影爱好者热衷的航拍机有些相像,但是外形略大,尤其神奇的是,六旋翼无人机上装了五个小相机,每一秒钟按照固定程序同时曝光拍摄五张照片,从不同角度拍摄同一物体。北大数字中国研究院多维仿真工程中心总工程师徐鹏介绍说,在此次地震救灾中,给无人机设定的程序是五张照片,但是实际上它能够同时拍摄72张照片。拍摄的照片越多,展现的物体细节、物体所在的经纬度就越精确,“这个无人机的拍摄精度是4厘米。”
12时42分,一名技术人员一声令下,另一人启动控制器,六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如上图)。徐鹏介绍,六旋翼无人机的最大特点在于易操控性,“它是全自动工作,操作人员只需负责飞机的起降,其中的拍摄、飞行轨道早已由电脑设计好了。即便是一名普通的救援战士,只要经过两周的培训就可以操作,这给救援带来极大的可操作空间。”
7分钟“扫描”10万平方米
北京晨报记者掐表计算,无人机从起飞到降落的时间仅有7分钟,但是却已“扫描”了10万平方米。这意味着什么?由于鲁甸地震灾区特殊的地质结构,直到昨天,余震不断,塌方随时都在发生,因此在一些塌方严重的区域救援人员很难爬上斜坡勘察地形。了解不到地震后的灾区地形,就无法安全地安置灾民,也无法为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撑。
对于六旋翼无人机的重要性,徐鹏打了一个比方:“有种说法是警用直升机节省了地面约200人的警力;而无人机也具有这样的优势,可以有效地节省人力,这是在地震灾区最有效和安全的勘测方式。一些视力不可及的地方,使用无人机就可以轻松地‘看’到墙那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