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这架病虫害侦察机正在进一步研究中,它是由江苏省农科院、南京理工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研制。
果树、水稻在生产过程中常常遭遇病虫害,长期以来,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都是利用人工喷雾器或机械喷雾机进行,农药往往一喷一大片,健康的、生病的统统“中招”,不仅劳动强度大,农药大面积的喷洒也会导致污染加重。
在农作物病虫害和农药安全之间如何权衡?江苏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的专家们正在进行一项无人飞机喷洒农药的计划。该所曹宏鑫副所长介绍,无人机“块头”不大,只有不到20公斤,大概半人长,飞行的高度可以控制在3米到400米之间,一次工作可以覆盖300亩。“更重要的是,我们为小飞机增加一双‘眼睛’,让它可以识别哪些是有病虫害的,让农药有的放矢。”
小飞机上的“眼睛”究竟多神奇,利用的是什么原理?“这双‘眼睛’是一台光谱分析仪器设备。”曹宏鑫介绍,不同的农作物,叶片光谱的反射率都不一样,比如苹果树和桃树,虽然肉眼看上去叶片都是绿色的,但谱线数据却是不同的。而同一种叶片,健康和生病的光谱数据也有差异。“叶片光谱数据就好比农作物的‘身份证’,具有唯一性。”曹宏鑫说,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小飞机上的“眼睛”便能将生病的农作物“揪出来”,从而有选择地进行喷药治病。
“我们农科院有一片桃树园,穿孔病、梨小食心虫病是桃树的常见病,我们准备以桃树为样本,分别采集健康树叶和生病树叶的光谱进行实验。”曹宏鑫表示,样本的实验工作明年完成,届时有望实现用小飞机来播洒农药。
“当然,同一个叶片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光谱也有变化,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不同阶段的光谱采集。”曹宏鑫说,光谱采集的工作量是很大的。未来,专家们希望在江苏建立一个农作物病虫害“光谱库”,让无人机开往更广阔的农田,为农作物“把脉问诊”。